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道家文化 >

封神:详解雷公形象,告诉你雷震子为什么不是雷公(雷公封神之前是谁)

青海湖畔 - 个人旅行故事分享 2024-11-06 11:37 5


雷神形象的演变

雷公形象的演变同其他神祇一样,是纷繁复杂的,何博士择要简介。

封神:详解雷公形象,告诉你雷震子为什么不是雷公

在远古神话中,雷神被塑造为龙神人首的形象(《山海经·海内东经》)。随着道教的兴起,雷神的形象也发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化:其身体或为六畜或为力士;头脸或为人头,或为猪首,或为猴头,或为鬼面……

如《投荒杂录》中说“雷公豕首麟身”,即猪脑袋,麒麟的身体。在李云中为连环画《西游记》做的图谱中,就是按照这个形象绘制的雷公。

但是在《西游记》中,悟空被嘲笑为“雷公嘴”,所以以猪脸绘制雷公相多有不妥,毕竟被叫做雷公嘴的不是猪八戒。

封神:详解雷公形象,告诉你雷震子为什么不是雷公

李云中《西游记人物图谱》雷公像

在明清之际,雷公的形象逐渐得到了统一,其标准像为:

今所塑之雷神,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额长而锐,足如鹰鹯,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持槌,作欲击状。自顶至傍,还悬连鼓五个,左足盘蹑一鼓……(清《集说真诠》)


封神:详解雷公形象,告诉你雷震子为什么不是雷公
  • 走错片场了,不是这个玩锤子的雷神,应该是下面这个玩锤子的才是雷公标准像▼


封神:详解雷公形象,告诉你雷震子为什么不是雷公


雷公的标准形象在汉代已经略具大概,只是没有鸟形之喙,到了唐代猪脸雷公的出现,他的嘴部特征有了向外凸出的变化。

而凸出的雷公嘴,是雷公最为标志性的代表:形如鸟喙,却是肉质,所以也像猴子的唇吻。

封神:详解雷公形象,告诉你雷震子为什么不是雷公

雷公嘴形象


封神:详解雷公形象,告诉你雷震子为什么不是雷公

明清绣像中雷公与悟空的嘴脸以唇吻突出为特征


关于雷公的形象,港版《封神榜》中的雷震子扮相最为贴切,孙悟空的“雷公嘴”,以张纪中版《西游记》最为还原。

封神:详解雷公形象,告诉你雷震子为什么不是雷公

《封神演义》原著中,雷震子和辛环都是按照这个标准形象来塑造的,那么谁才是正牌的雷公呢?

《封神演义》中的雷公不是雷震子,而是辛天君

子牙封神,闻仲被敕封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其下属有二十四天将。

在道教体系中,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一说为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的化身(《天上九霄玉清大梵紫薇玄都雷霆玉经》),一说为轩辕皇帝(《历代神仙通鉴》)。

按《历代神仙通鉴》,雷声普化天尊居神霄玉府(《西游记》改为“九天应元府”,盖为作者自拟),下辖三十六员雷神天君,各司雷鼓一面。行雷之时,天尊亲自击打本部鼓一下,随即众天君响应,发出隆隆的震天雷声。

封神:详解雷公形象,告诉你雷震子为什么不是雷公


《封神演义》中,三十六天将只出场了二十四位。通过封神名册,我们可以看到除了邓、辛、张、陶、吉立、余庆六位外,相当一部分天君在故事中与闻太师没有多少瓜葛,甚至毫无牵连。但这些人最后却封在了闻太师的部下,有凑数之嫌 。

封神:详解雷公形象,告诉你雷震子为什么不是雷公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统领雷部众神

缺数的十二位,何博士认为是作者怕故事中充数的龙套过多,所以选择了删减。

三十六员雷神名号在不同的道教派系和神魔小说中有多种不同说法,其主法神(领导)也说法不一。

但其中邓辛张陶、庞刘苟毕八员比较固定,在神魔小说中也比较常见他们的名号。

封神:详解雷公形象,告诉你雷震子为什么不是雷公

他们一专多能,身兼数职:雷部不仅听从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的调遣行云布雨(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在车迟国与凤仙郡求雨的时候,雷部都是奉天尊之命而来);还要鉴别善恶,击杀有罪之人;不仅要在四大天王手下守护天门(如《西游记》中邓辛张陶等八员天将在增长天王手下,守南天门);还要为北方真武大帝站班护法(《北游记》);在道士做法时,三十六天将还要下界驱邪捉鬼等等不一而足。

封神:详解雷公形象,告诉你雷震子为什么不是雷公


三十六天君虽然广义上都可称为雷神,但具体谁长有标准雷公相貌,其实也有不同的说法,譬如前文所引《集说真诠》,雷公即为“江天君”。

在《道法会元》等道教经典中,三十六雷将之首的邓天君也是这幅面容。他见世人多有不忠孝者,发愿欲为雷神,后来身体发生变化,状若蝙蝠,凤嘴银牙,两腋生翅。

封神:详解雷公形象,告诉你雷震子为什么不是雷公

邓天君画像


其他道教经典中,陶天君、张天君等也有被描绘为凤嘴、肉翅等形象,唯有手持之物并非都是锤钻,而是宝瓶、宝剑、令旗等物。

封神:详解雷公形象,告诉你雷震子为什么不是雷公

钦安殿壁画中陶天君(左)与张天君(右)


部分道教经典如《负风猛吏辛天君大法》 中,记载辛天君:

戴牛耳幞头,朱发铁面,银牙如剑,披翠云裘,皂靴,左手执雷簿,右手执雷笔,上有火光。


封神:详解雷公形象,告诉你雷震子为什么不是雷公

钦安殿壁画中辛天君画像


辛天君的形象在这部经典中并没有被描述为鸟喙、肉翅,但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的辛天君,形象却是标准的雷公相。

书中说在夏秋季节,天雷化为“鸡”的样子,藏在山川溪谷之内。有孝子辛兴,家中贫苦,在山上砍柴时正巧碰到五只化为鸡的雷。

孝子把它们抓回家中,奉与母亲。雷鸡请求辛母不要杀自己,表明自己其实为天雷,不能吃。

封神:详解雷公形象,告诉你雷震子为什么不是雷公


辛母没有答应,整治烹食中被天雷震死。辛兴悲愤,用槌捶打剩下的雷鸡。雷鸡因为被衣服包裹,没有震动,所以辛兴得以幸存。雷神被他的孝心感动,赠以十二火丹。辛兴吞下火丹,身形发生变化:

妖其头,喙其嘴,翼其两肩,左尖右槌……天帝感其至孝也,迎而封之为雷门辛元帅……


封神:详解雷公形象,告诉你雷震子为什么不是雷公

辛天君辛环形象


《封神》即采用此说,把辛天君辛环塑造为雷公,成为雷部正神之一。雷震子的形容虽然也大致无二,但是他手持的兵器为黄金棍,显然与雷公无涉。

辛环手持锤钻,即为引文中的“左尖右槌”,也就是雷公钻(或称雷公凿、雷公楔等)、雷公锤(或称雷公槌、雷公斧等)。

影视剧中为什么将雷震子塑造为雷公

因为部分影视剧的误导,雷震子多被误会为是雷公。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影视剧,因为雷震子在小说中外貌形象就是按照雷公刻画的。

他的归宿在小说中又是迷雾重重,虽然说是肉身成圣,但书中并没有清楚交代他最后的神职。

影视剧为了使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为饱满,人物来龙去脉更为清楚,就直接把他塑造成了雷公。

封神:详解雷公形象,告诉你雷震子为什么不是雷公

剧中,雷震子被封为“雷部正神”


这以港版《封神榜》为代表,剧中雷震子的兵器由黄金棍改为了雷公锤、雷公凿。黄金棍原本是近战的武器,改为锤、凿后,雷震子在剧中也由近战变为远程打击。

剧中的雷震子变成了雷部正神,但是在原著中,雷震子同哪吒、杨戬等七人皆是肉身成圣。

其余六人的去向在佛道神话体系中都能找到他们的归宿,唯有雷震子“下落不明”。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雷震子最终神职为何,我们留待下文讨论,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一起讨论。

封神:详解雷公形象,告诉你雷震子为什么不是雷公



文章为何博士原创

图片源于网络或书籍,部分略有修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

《封神演义》

《道教神仙》

《详解道教圣坛——钦安殿的十二雷将神像画》

《三教搜神大全》

《西游记》

《四游记》

《中国神华传说词典》

部分引文也转引自以上图书文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