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青海湖畔 - 个人旅行故事分享 2024-11-06 11:38 11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导读:
此一篇老子言凡物以排斥自身存在获得向它物转化的动力。天地排斥自身来获得长生,人君排斥他人来获得亡国灭身。天地排斥自身以有余补不足,保持有差别存在的平衡。人君排斥他人以不足补有余,破坏有差别存在的平衡。当财富破坏了自身有差别的平衡时,是难以避免未知危险的。所以,老子说“不欲见贤”。
河上公章句命名此章为“天道”。天道,是浑沦一体之物。浑沦一体之物,是“无”与“有”运动纠缠并发的矛盾体。矛盾体是一种均衡的存在,原有均衡被打破时,则新的矛盾体出现。故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二、原文:
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夫孰能有余,而又以取奉于天者乎?唯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三、译文:
自然的规律,与拉弓类似。弓拉开后其高端会屈低,其低端会抬高。拉开的弓长度会变小,而弓的宽度会增加。
所以自然的规律,是减损有余的部分而弥补不足的部分。人君的规律,则与自然的规律不同,是剥削不足的而用来供奉有余的。
那么谁能即有余,而又能像自然的规律那样奉献给不足的呢?只有循道者才能做到吗?所以圣人辅助万物而不持占有,成就万物而不为主宰。之所以这么做,是不希望见到多余的财富。
四、说明:
道经二十四章:炊者,不立。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亡功,自矜者不长。
天之,犹张弓。人之道,犹炊者。
“炊者不立”,人是无法摆脱身体的天然结构所带来的活动限制。蹲下就不能同时做到站着,站着就不能同时做到蹲下。如果我们的行为不能依据身体结构的约束,去自然而然地做出动作,那么这种违反身体自然约束行为的结局,也就不言而喻了。
财富的话题,是人类永远的话题。但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财富,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天道的财富观是损有余而益不足,即财富应处于流通之中,即财富不应集中而是富者不富、贫者不贫。人道的财富观是损不足而奉有余,即财富集中而是富者恒定、贫者恒贫。
道经七章:天长地久。......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
天道,以排斥自身财富来获得生生不息的能力。人君之道,以排斥他人财富来获得亡国灭身的能力。
同样的排斥行为,一个永生,一个亡国。人君追寻财富时不会想到亡国,人君亡国时想到不应追寻财富。拥有无法把握的财富还不及不拥有,因为没有人能做出“夫孰能又余,而又㠯取奉于天者乎?”所以,老子建议人君对待财富要持有“其不欲见贤也”之心。
德经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怠,可以长久。
知足则不辱之富,知止则不怠之身,何欲见贤!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如果此文对你有点滴帮助,请点赞关注作者,给作者以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