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青海湖畔 - 个人旅行故事分享 2024-11-06 11:38 8
第三十四课 之道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高者抑之”,太高了就放低一点。有的人自高自大,觉得自己的想法都是对的,自己做什么都比别人好,这样的人就应该放低一点,虚心学习。
“下者举之”,太低了就举高一点,有的人太自卑了,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这样的人就应该多看看自己的优点,把自己举高一点。
自大和自卑可能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在这个方面觉得自己做什么都行,在那个方面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了。这就是说要我们保持适中,不论是功成名就还是一无所有,都不能作为自大或自卑的理由。自大会阻止我们继续学习,自卑会阻止我们发挥能力,它们都是进步的阻力。
水穷云起
“有余者损失,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有多余的就拿点出来帮助一下他人,回馈社会多一点。不足的就补给他一点。这就是天道,多余的补充一下不足的。
《道德经》这里提出了用多余补充不足是大自然的运行法则。我们学习了《道德经》就要明白这个道理,自己有能力就要为社会发展多贡献一些力量,有多余钱财也要帮助一下需要的人。也有人会说,我是凭自己本事赚的钱,为啥要分给他人。其实,好好想想,自己或自家吃喝用度只要满足了就好,浪费了或者太过奢侈未必是件好事,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倘若有人看到我们浪费资源,有可能引起他人嫉妒或者引起坏人的注意,他们要偷要抢,都会或多或少带来祸端。反之,如果懂得天道运行规律,自觉舍弃一些东西,既能帮助他人,也同时给自己和家人树立一个助人帮人的好榜样,自身和家人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更容易保持自身的发展!
史健靖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