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道家文化 >

道教的思想渊源不止有道家,还有神仙之学和上古巫术(道教成仙思想的渊源有)

青海湖畔 - 个人旅行故事分享 2024-11-06 11:38 10


道教的思想渊源不止有道家,还有神仙之学和上古巫术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连绵不绝。儒释道气象恢。源根想思的绝卓其宏,浩浩汤汤。末法时代,文化传统也是润物无声,百姓日用而不知。可是,深知中国文化底细的鲁迅曾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力压儒佛两道而代表中国文化的根底,道教自是有其卓绝的思想根源。

道教本于先秦道家,应该是毫无疑义的。在西方现代学术传入我国之前,道教与道家没有差别,道教即道家。“道”既是规律之意,也是本体之义;更有玄之又玄,不可说道的意义。道家的创始人即道教的教主老子,出身便是玄而又玄。传说老子的母亲在一棵李树下生下老子。刚一落地,老子便指着李树说,“我就以李为姓!”老子生来是个大耳朵,因此取名李耳,字聃。“聃”就是耳垂很大的意思。大耳朵有福,何况躲在娘胎里81年的李耳,他天生异相:白发、黄脸,满是皱纹,长须飘飘。人们都管他叫老子,后来更是被尊奉为太上老君。

既然被道教奉为教主,那么老子便成为道的化身。”。他透不看我,天上以道教甫一创立,其早期经典《老子想尔注》便说,“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至圣先师孔子曾问道于老子。那时孔子也颇有名誉,学识高超。老子毫不客气地孔子说,“去掉你的骄气,减少你的欲望,消除争强好胜之心和过分的志向,这些都无益于你的身心进益。”孔子来时沾沾自喜,被老子教训了一顿之后怅然若失。孔子惘然对弟子说:“今天见到老子,这个人就像龙一样,乘风云可以上天,我看不透他。”

道教的思想渊源不止有道家,还有神仙之学和上古巫术

孔子

孔子向老子问道,道教顺势吸收了儒家的伦理纲常思想。《太平经》出现在道教创立之前,为创教奠定了思想准备。而《太平经》大量吸收了儒家的“三纲五常”,大肆宣扬天、地、君、父、师信仰的重要。到东晋时,为道教建立理论体系的思想家葛洪强调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德行不修,就算有天书秘法,那也不能修得长生。道教的显著特点之一,便是把”治身”与“治国”结合起来。

汉朝从武帝开始便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儒家也逐渐宗教化。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核心建立的宗天神学,以及随之兴起的谶讳神学,都让儒家有了宗教色彩。只是由于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旨,无法形成真正的宗教。宗天神学和谶讳神学便被道教老实不客气地吸收,只要流行的,影响力大的,都是便于道教利用的资料。

道教的思想渊源不止有道家,还有神仙之学和上古巫术

火德真君

当时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在社会上已经产生了广泛影响。汉高祖刘邦起兵,便利用了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五德终始学说。这很可能是个编造故事:刘邦有一次喝醉了赶路,走到前面的人向他汇报,“前面有大蛇挡路,我们还是绕路走吧!”看到这个人吓得脸色都变了,说话时声调都打颤,刘邦哈哈大笑。趁着酒意,他豪迈地说,“大丈夫敢作敢为,怕什么?”走到白蛇盘踞之处,拔出腰中宝剑,将蛇一剑两段。后面有人经过斩蛇之处,看到一个老婆婆坐在那凄切哭泣。这个路人听得心下恻然,便上去问老婆婆发生了什么事,老婆婆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地说,“我的儿子是白帝之子,化为大蛇挡在路上,被赤帝之子斩杀了。”说完便不见了。白在五行是西方金,赤是南方火。五行里,南火克西金。汉朝后来以火德自居,称为“炎刘”。阴阳家在后世消失不见,但五德终始的学说影响了中国两千年。

与五行相比,八卦更是历伏羲、周文王、孔子三圣,大有来头。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便是以八卦的爻象的神秘思想,来记述修仙的方法。此书对后世道教的影响非常大,被称为“万古丹经王”。道教的内、外丹修炼之法,都是以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来阐发的。

道教的思想渊源不止有道家,还有神仙之学和上古巫术

八卦

道教也吸收了墨家思想。墨子提倡尊天明鬼,这种思想显然被道教所吸收。抱朴子葛洪撰写《神仙传》,把墨子列入神仙之流。话说墨子到了82岁,下定决心修仙,入山精思修仙之道。看来墨子是有些仙缘,修炼之时,夜晚就经常听到山间有诵读仙书之声。后来感动神仙授予素书和仙丹修炼之法。靠着这些秘法,墨子修得地仙之体,到汉武帝时,还活得很滋润,像个五六十岁的人。世人都晓神仙好,长生久视如此诱惑,怎么不让世人神魂颠倒?

以修仙为目标的道教,自然继承了神仙方术和上古巫术。商朝人信鬼,大小事务都要通过巫术占卜来确定。上世纪殷墟发掘出的甲骨文,记载的几乎都是占卜之辞。巫术在皇家和民间,都大行其道。至于神仙之学,在贵族之中更有市场。升斗小民日日只为稻粮谋。贵族,特别是皇家,为长享富贵,自然希望成仙不死。秦始皇派方士往三仙山求仙丹,无果而还。后世之人,依旧前赴后继,至死不悔。道教后来也对神仙、巫术进行了改造,使之适应宗教的要求。

道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多个领域都有很深刻的渊源,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孕育了道教。道教不仅脱胎于道家,更是吸收有儒、墨、阴阳、神仙方术、上古巫术等多方的思想。道教包罗万象,而中国文人骨子里都是明儒暗道。要学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更多地了解道教。几千年的文化基因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灵魂深处,了解道教,也就是更多的了解我们自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