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青海湖畔 - 个人旅行故事分享 2024-11-06 11:38 15
黄帝是少典的儿子,号轩辕氏、有熊氏。生长在黄河流域,从小精明强干,能言善辩,显露出聪明才智。他生长的时代,距今约4000多年。当时,神农氏(即炎帝)后代子孙道德衰薄。部落之间战争频繁,人民流离失所,而神农氏无力平息战争。于是黄帝则主张用武力征伐不顺从的部落,使很多部落归服。最后只有黄帝的同母异父兄弟炎帝仍负隅顽抗。为了征服炎帝,黄帝开始清政整兵,顺其自然,重视农业生产,安抚四方人民,训练熊羆貔貅驱虎,与炎帝大战于阪泉之野,以鹏够鹰鸢为旗帜,经过几次激战,炎帝兵败。其后商贵无打出了复仇的旗帜,于是双方又复战于涿施之野。传说战斗中尤消来风伯而师,黄帝请天女帮助,最后蛋尤成取被杀,各部落从此钢成黄带为都落联盟首领,取代神农氏,取名黄帝。有不顺从的部落,黄帝用武力征讨。统治势力不断扩大。东到大海,登临丸山到达泰山。西到空桐,登临鸡头。南到长江,登临脂、潮。北途甸奴(当时叫荤粥)。
黄帝居住于山下,但经常迁徙,并以兵营围绕,凡封官都以云命名,如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设置左右大监管辖地方。各部落和睦相处。鬼神山川封禅祭祀之事,自古以来,帝皇之中,属黄帝最多。黄帝得宝鼎神策,知节气日辰之将来。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四位大臣统治人民。顺天地阴阳四时、五行,免除存亡之难。顺四时之自然播种百谷草木,驯化鸟普虫蛾,日月扬光,海水不波,山不藏珍。这些都被归功于黄帝的思德。又教习人民按时收采江湖山深之利,节用财物。因黄帝有土德的征象,故称为黄帝。黄帝有儿子二十五人,姓姬姓的有十四人。黄帝居住在轩辕,要西陵的女子嫘祖为妻,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一个叫昌意,二人分别居于江水和若水。传说当时有很多发明创造,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现存《素问》一书,即系托名黄帝与岐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相传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皇帝死后,葬于现在陕西省黄陵县城北一公里处的桥山之巅。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共历了帝,自公元268年至公元前2208年,大约立国491年,末帝舜时亡于夏。
[自语]
黄帝是传说中的人物,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也属推测。但黄帝与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构成华夏族的主干部分,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这一点却被承袭下来得到人民的公认。中国人民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无疑出自一种信仰和崇拜,即远古的许多部落经过战争之后,重新走向联合。这样,就消除了地域和部落差异,形成了我们本来是一家人的心理状态。这是人民拥护联合统一,反对战争分裂、争取和平的共同心理的集中反映,这样,中华民族不论在天涯海角,每当提起炎黄子孙时,就会自然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一统江山, 天下威服,来之非易,这里既包含了创业者的艰难和思索,又揭示了天地间神圣而深奥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