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青海湖畔 - 个人旅行故事分享 2024-11-06 11:38 6
前一阵子,当中国在南海吹沙造岛的时候,人称“金政委”的人民大。比伦与无力能的球地学教授金灿荣做客凤凰“周末龙门阵”,神侃这件事情道:造军舰造航母,那是美国人擅长的事情。中国人擅长的是造岛,因为我们是农民的后代,改造地球的能力无与伦比。
听到老金的,想还禁这番话,除了挑个大指称赞他“真会玩儿”,我不禁还想,如果以是不是根正苗红的农民后裔来认证中国人的身份标志,那么司马迁笔下的华夏始祖怕是要改写了,因为在司马迁的叙述中,“五帝之首”的黄帝就不是一个地道的农民。
非但不是一个刀耕火种的农民,而且他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逐水草而居的“匈奴人”。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当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之后,“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居无定所,环营扎寨正是游牧民族的典型特征啊!
不但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像是草原异族,连管理天下的官制,黄帝都表现出了与匈奴的神似:
(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
——《五帝本纪》
历史上的匈奴官制也是左右并设的,如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等等。
匈奴的这些个左王左将咸居于东方,东向上谷,连接秽貉与朝鲜;而右王右将们则羣聚于西方,西面上郡,与氐、羌接壤。
因此左提右掣,匈奴才能威震北方,难道黄帝也是这样的吗?
更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是,黄帝这个游牧部落的头领竟然是通过打败华夏大地上最早的农民领袖而登上天子之位的。
根据司马迁的叙述,在黄帝称尊之前,天下的共主是炎帝神农氏。
“氏”称“神农”,意味着这一支原始部落擅长耕种农业。
他们开山辟林,多半采用类似于后来山地民族放火烧畬的方法。所以“神农氏”在传说中又被人称为“烈山氏”。
因为掌握了原始农业的生产技术,炎帝的部落便率先在华夏大地上崛起,而“炎帝”的尊号恐怕就是对他们刀耕火种的致敬。
可是,当黄帝部落兴盛之后,炎帝却在与之决战的过程中一败涂地:
(黄帝)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五帝本纪》
我并不相信驱使猛兽作战的黄帝懂得什么邪术,也不敢武断地指责古史的传说纯属杜撰。
因为黄帝既然是一个游牧部落的首领,驯化野兽本来就可能是他擅长的本领。更何况古人口称的猛兽,或许只是对坐骑的夸张形容,就跟呼健马为“龙”是一个道理。
又或者,黄帝的部众就像北美的印第安人一样,习惯在战斗之前头插鹰羽,面涂五彩,以增加自己无畏的勇气。因而在他们的对手看起来,自己不是在和人而是在和一群有着蛮荒之力的猛兽作战。
无论黄帝驱使猛兽上场作战的真实情景是怎样的,但结果就是他赢了,并且从此成为了司马迁笔下上古中国最早的“圣天子”。
那么,这个出身游牧部落的无名小子是怎样一步步登上九五尊位的呢?
乱世出豪杰。
当黄帝降生在华夏大地上的时候,正值炎帝神农氏的衰落之期。当时虚弱的炎帝已经无力驾驭错综复杂的政治势力,诸侯们各自为战,相互厮杀,天下陷入了血雨腥风的动乱之中。也就在此时:
轩辕(黄帝名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五帝本纪》
崛起在神农氏部落东方的黄帝凭借着自己的盖世武功,打出奉天子以讨不臣的旗号,金戈铁马,力征四方,使得许多在动荡中感到恐惧的诸侯纷纷转而东向,投靠黄帝以寻求庇护。
这其中唯一的例外便是九黎族的首领蚩尤。
蚩尤之所以不愿归附于黄帝,是因为这个强悍的部落头领手中握有三样绝技:
其一,蚩尤领导的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铸造铜器的原始部落,史上传说他“铜头铁额,兵杖刀戟”。
铜对上古时期的中国人来说意义非凡。
想想春秋时期的楚国,在占据了湖北大冶铜录山之后便从一个不起眼的蛮夷小邦一跃而成为中原诸侯不敢小觑的国际列强。更何况有青铜兵器加持的蚩尤,面对的可能只是一群手执石器的乌合之众,武器的先进所带来的心理优越感是显而易见的;
其二,历史上传说蚩尤会“兴云布雾”,这所谓的云雾很可能是烈火的烟焰。
由炎帝一系分化出来的蚩尤当然地熟谙烈火烧畬的方法。我们可以推论蚩尤将本来用于耕种的烧荒技巧转而运用到了战场上,于是火攻使得他们的作战思维和作战样式领先于其他的各路诸侯;
其三,除了“兴云布雾”之外,蚩尤还能够“征风召雨”。
“征风召雨”这套把戏估计和《三国演义》里的“孔明借东风”差不多。诸葛亮又不是入云龙公孙胜,他哪儿能招来东风?只不过常年居住在荆州,又以耕读自业,对天时格外留心,因此精于气象预测罢了。
同样的道理,相对于驯养牲畜、迁徙无常的黄帝,以耕种为业的蚩尤应该也能够准确地预测风雨阴晴,因此便自神其技,唬住了不明就里的他方诸侯。
有这三样“神技”护体,蚩尤不但对新兴的黄帝不屑一顾,甚至对虚弱的天子炎帝也渐渐萌生了不臣之心。
《逸周书·尝麦解》甚至记载说,炎帝曾经希望援引蚩尤来帮助自己稳固对天下的统治。
但野心勃勃的蚩尤却像东汉末年的权臣董卓一样将计就计,把炎帝流放到了涿鹿。因此,对志在天下的黄帝来说,蚩尤绝对是强劲而凶残的敌人。
如果说蚩尤在军事上对黄帝构成了最严峻的挑战,那么当时名义上的天子炎帝神农氏则试图在政治和道义上压制黄帝的崛起。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当天下诸侯纷纷投靠黄帝的时候,炎帝对他功高震主的猜疑一定会日益加深。
于是,年轻的黄帝在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便陷入到了腹背受敌的危险里面。
对一个崛起于历史的伟人来说,机遇往往是与挑战并存的:就像破釜沉舟的项羽和背水一战的韩信那样,成功则一飞冲天;失败便万劫不复。
属于黄帝的冲天一鸣将在哪里唱响呢?
--End--
欢迎走进小书房1538
微信公众号:XSF1538
一个有趣有料的小房间
同文学来一场充满温情与敬意的邂逅
文字|晋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