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青海湖畔 - 个人旅行故事分享 2024-11-06 10:53 2
在崖面中部无富裕的情况下,隋代在崖面最高处与北周第4窟相邻开凿了又一所宏伟壮观的大窟,亦是仿木构建筑的崖阁;三间四柱,前檐已毁,窟前部为廓,宽15.9米、高11米,正壁开三龛。中间一龛较大,为平面马蹄形穹窿顶深龛,内塑一坐佛二弟子四菩萨。龛外左侧一立像,戴宝冠,披甲,髭髯贲张,立牛背上。右侧对称的造像已不存,过去此像多被作天王或牛王,其实应即摩醯首罗天,或名大自在天。在云冈石窟北魏第8窟门道右侧和敦煌莫高窟西魏第285窟正壁中间龛外左侧均有此乘牛天神的形象。其对侧是乘金翅鸟的毗瑟纽天,即那罗延天。此像高4.50米,比例匀称,英姿勃勃而又从容安详,犹如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族武士的形象,隋代塑成之后,大约经过唐、宋、明屡次重修。由于对侧天神像早已残失(至迟毁于唐开元间大地震),人们依据摩醯首罗天足下卧牛,亲切地称此窟为“金蹄银角犊儿”,后来便径呼之为“牛儿堂”。牛是古代人民劳动生活中的亲密伴侣,匠师在塑造卧牛时,显然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这一动物形象始终受到观者和游客的喜爱。正壁两佛圆券形浅龛内各塑一坐佛二菩萨,均造型饱满厚重,虽经重妆,仍较好地保存着隋塑的特点。佛像高3.20米,现存龛内彩绘均为明人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