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圆/文
01
12月24日,圣诞节前一天,节日的喜庆早透过大小商家的打折促销活动传递开来。大商场摆着高大的圣诞树,上面装饰着颜色各异的发光灯泡,挂着小小的红包、袜子、五角星,红、绿、白三色交相辉映,煞是好看。在校的学生们也异常兴奋,这几年圣诞节在中国的流行让很多学校都习惯在圣诞节也搞一些活动,一方面缓解平时的学习压力,一方面与时俱进,让大家在学校也体会到节日的欢乐。
90岁的韩太爷下面有好几个还在读书的曾孙,前几天在网上购买了一些圣诞装饰品。小小的圣诞树摆在客厅角落,顶端是一个大大的白色五角星,树根下背着礼物袋的圣诞老人腆着肚子,咧着大嘴哈哈笑着。客厅墙上和房间门上都贴上了圣诞贴纸,有圣诞老人头,“圣诞快乐”的英文字母,麋鹿,手套,各种各样。
他们还给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韩太爷也收到一份,是一顶红白色的圣诞老人帽。韩太爷当场试戴了一下,大家伙儿纷纷说他就是现实版圣诞老人,嗯,就是瘦了点。韩太爷咧着没牙的嘴笑得欢快,对这帽子爱不释手。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这个家,韩太爷才是最早过过圣诞的人,而且还是西方人虔诚无比的大教堂里。故事要从80年前说起。
02
那年韩太爷不过10岁,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农村家庭。父亲在他出生不久就因征兵被带走,一去再无音讯,母亲带着他艰难过日子。那时候战火不断,疾病横行,很多穷人得病之后没有得到及时救治或者没钱看医生就死掉,韩太爷母亲就是在一次生病中去世。家里已经穷得只剩四面墙,再待下去也只有死路一条,为了活命,小小年纪的韩太爷做出了背井离乡的决定。他把母亲火化,跟邻居借了一个完好的黑色瓷坛装好骨灰,和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混在一起,背着这个奇异的包袱开始了流浪的日子。
其实就是行乞,一个破碗走四方。韩太爷也不知道要往哪里去,不过他知道人多的地方肯定有吃的。所以他一路都往人多的地方走,也不敢走小路,白天赶路,夜里如果幸运找个草垛或者破屋睡一晚,不幸的话只能找土坡将就一下。就这样沿路行乞几个月,韩太爷竟然安全地来到了当时东北最大的城市哈尔滨。
彼时东北三省已经处于日本的控制之下,哈尔滨繁荣的表象下暗流汹涌。但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他关心的只是有没有吃的,能不能活下去。大城市看起来很美好,但大城市的人似乎骨子里都看不起这些从外面来的流民,韩太爷的乞丐事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被跟班随从喝退,而且大城市乞丐更多,竞争也更加激烈,为一个馒头打得头破血流不是稀罕事。
有一次韩太爷背着他那个从不离身的包袱兜兜转转,早上到中午都没吃过东西,肚子早就饿得发出叽叽咕咕的声音。他走的那条路行人很少,只有道路两旁的树木发出沙沙声,韩太爷走着走着发现前面有一栋跟周围都不一样的建筑,也算见过“世面”的韩太爷知道,那是一座教堂。
03
韩太爷走近了看,教堂门口有十几个中国人排着队,正从几个外国人手里领过面包。食物的味道引得韩太爷不断咽口水,他也没多想,也跟在队伍后面,顺利领到一个面包。他眼巴巴看着篮子里还剩下的面包,指指自己的肚子,再使劲按几下,又做出可怜的样子。一个秃顶的外国人看明白他的意思,看到他后面没人,就又递给他两个,并做了一个嘘的姿势。
韩太爷回去之后跟周围的乞丐们眉飞色舞说了这件事,他们不仅没有羡慕,反而一脸鄙视看着他,说:“我们都是中国人,怎么能跟外国人乞讨,你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欺负我们中国人的吗?你这个狗汉奸,卖国贼,滚滚滚,从这里滚出去。”韩太爷竟就这样被赶了出来。说实话,韩太爷对历史了解不多,从他出生到现在,没有外国人欺负过他,倒是他的同胞对他各种欺压侮辱。
韩太爷很委屈,他又来到那家教堂,教堂里面还有灯光,他不敢进去,就蹲在教堂门口,靠着墙睡觉。睡得迷迷糊糊时被人叫醒,还是白天那个秃顶外国人,他微笑着看着韩太爷,开口竟是一口流利的汉语,他问:“你,怎么会在这里睡觉?”
大概是被他的微笑蛊惑了,韩太爷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这么想。他回答道:“我是个孤儿,没地方去了,你能收留我吗?我很能干活的。”急于证明又一时半会无法证明,韩太爷急得额头冒出细细密密的汗,他渴望的眼神盯着秃顶外国人,生怕他不同意。
秃顶外国人定定看了他好一会,然后哈哈大笑起来,说:“走吧。”
04
韩太爷从此在教堂住下,负责给教堂打扫卫生,在厨房帮忙,给秃顶,啊,不,是史密斯先生,洗衣服等,只要用得上他的地方。教堂其他人对史密斯先生带一个中国小孩进来很不解,毕竟他们这所教堂在哈尔滨远近闻名,里面上至教职人员下至杂役都是用本国人。不过对于史密斯先生的决定他们也无法改变,因为史密斯先生是教堂的主教。
史密斯对韩太爷很感兴趣,想把他发展成基督教徒,教他读圣经,可惜韩太爷不是那块料,常常听得云里雾里,完全比不上他干活的机灵劲。不过史密斯也不以为然,似乎对他而言,这个教的过程才是有趣的。
很快圣诞节到了,在此之前韩太爷已经从其他人口中知道,圣诞节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个日子,就跟中国的春节一样。所以圣诞节前他们已经着手布置教堂,说平安夜和圣诞节那天会有很多教徒过来。韩太爷也跟着忙不停蹄,教堂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热闹和快乐。
圣诞节那天果然如他们所说的,人满为患,平时分散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外国人齐齐聚集在这里。有唱诗班,有教徒自行组织的节目,也有专门给外国小孩子准备的活动。因为教徒之间都会互相帮忙,韩太爷反倒轻松很多,只不过觉得自己身处一群外国人中总有点怪异。到晚上,教堂教职人员还自行举办了一个小小的宴会,韩太爷吃到了传说中的圣诞火鸡,嗯,味道还不如他在黄大仙庙吃过的叫花鸡。
05
圣诞节的节日气氛一直持续了一个星期,即使外界已经风云变幻,日本的魔爪伸出了东三省,但对这些外国人来说,这只是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纠葛,与己无关,所以该过的节日一概不拉,而且彼时日本对诸国列强还是很客气的,万不得已不会得罪。
韩太爷在教堂呆了4年,4年的时间足够一个人了解太多关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过去和现状。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冷眼旁观和日本的步步紧逼,要把中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不会袖手旁观,求助于人无望,只能自救。韩太爷正是民族意识萌芽的阶段,常常责问史密斯先生,既然上帝是救世主,那为什么让中国人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为什么要让中国人受这等凌辱?
史密斯先生只能安慰他,主的安排都是有其用意的,我们只需耐心等待。韩太爷对史密斯的回答深感失望,后来他无意加入中共地下组织,成了一名中共党员,真正投入那场全民反抗的战争。
无数次的出生入死,韩太爷都安然度过,唯一遗憾的是,他母亲的骨灰在战火中遗失,再也找不到。而史密斯先生,韩太爷还派人打探过,听说在一次日本人的飞机炮轰中,他为了救几个中国人,被当场炸死,尸体都找不全了。
他为他的上帝奉献了一生,可是他的上帝却让他死状惨烈,这就是上帝的爱民之道?韩太爷一辈子都没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