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军歌嘹亮 李海军
国庆节假尾期,抽空享受一下高速国庆节免费政策,一个人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登道教名山——武当。
这是有生以来第四次到武当了,距上次到武当时隔三年,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只因武当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玄妙、神秘,有灵有魂,让人崇敬的地方。
“上大武当,悟天下大道”是道学研究者与普通人的共同追求和向往!
走进武当圣地,恰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那个人,一下子从滚滚红尘中走到了世外桃源,那种欣喜和兴奋,又怎能用言语表达?
国庆期间一直下雨。我到的这天,是武当山整个假期唯一的睛天。可能是临近节假日尾声,加上临近中午,售票处排队的人不多。
坐上观光车直达索道,向金顶攀登,并用虔诚的心欣赏和感悟武当山的一切。
山下,是多云的天气,越走雾越大。从琼台观光索道坐缆车上金顶,神奇的大山,巍峨的古建筑群,水雾弥漫的森森绿林全部笼罩在轻烟雾霭里。
山在雾中隐,山在雾中浮。天气为我们平添了一份悟道的氛围。境由心生,让我们身处仙山、身临其境,很容易就找到了道家、仙家的感觉,如腾云驾雾、飘飘欲仙而浮想联翩。
在这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让我有了亲身体验,人与自然仿佛有了密切的精神融合。“雾锁千山遮望眼,面对天地心茫然”,天地、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到底是什么呢?概念太大、范围太广、太深奥,让我感到迷茫和困惑。面对茫茫宇宙,浩浩太空,倍感自己知识的浅薄和无知。
体验了上升时的刺激和近观谗岩峭壁的惊叹后,终于到达索道顶站。顺高台阶攀到太和宫,是一个建筑群,全部建在悬崖之上。
据资料介绍,明成祖朱棣下旨,为真武大帝在武当太和山顶建造“玉宫”,并动员了二十万军队和民工,工程浩大,艰险异常,工匠们用千斤石条在山顶依势建造了一圈340多米长的城墙,现在城墙依然完好,人们在惊叹古代工匠创造的同时,也产生一个迷团:那时没有缆车,没有汽车,更没有直升飞机,这些千斤重石是如何从万丈悬崖峭壁下运上天柱峰顶的?
不知不觉就到了转运殿。据说,在转运殿里逆时针转上一圈,可以去掉秽气,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
再攀崎岖蜿蜒的九连蹬道,终于抵达武当山的最高点金顶。此时正好中午,假期难得的好睛天,天空特别蓝,云彩也美,那种感觉很安逸。
殿内真武大帝铜像,则体态威武、气宇轩昂,像下的几案、供器等无一不是铜铸镏金。据说当年在山下,工匠们将铸件造好,然后从南京等地经长江、汉水运到武当,在山顶再浇注焊缝。金殿屹立峰顶,经受四季雨雪风霜,电闪雷击,可是殿内进不了风,更渗不进雨,各构件间均焊接得严丝合缝,据说当时采用了熔金技术焊接成功。
站在金顶,眺望四方,远处呈现出一片云海景观。一缕缕浮云犹如海水一般翻起层层波浪,武当山的红墙碧瓦建筑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场面甚是壮观,
云雾的出现给金顶些许远意。意境很美,让你走路都不愿出声,不愿去打扰!
武当仙境,名副其实。快看,雾气飘散过来,一边是晴天,一边是大雾,有种水乳交融的感觉。
此情此景,让人浮想翩翩:天地宇宙、万物苍生、事物发展、演化的道理和规律,阴阳交替,否极泰来,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天穷无尽……
人生也如浮云变换流离,虽有起伏坎坷,却温顺循环,跌宕自喜。似流水,共行云。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抚摸高山云海 ,一览众山小,苍茫皆俯视。吾等俗人也与大山融为一体,那种身强体健的感觉,真是不可名状。不少游客纷纷拿起相机和手机,留下这精彩瞬间。思绪飘忽中,人群中一位女士叫了声:“快看,
对面的悬崖上,有人正在练剑”。举目眺望,果然见前方不远处的一座独立山峰之巅,一位穿着太极服的白衣人正在舞剑。
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幽静的环境,能在如此灵山秀水中练就强健的体魄,的确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赏心乐事。 多年来,武当的灵气早已经侵润身心,和一草一木化为永恒,我想,这样的生活,不也是人生最美的风景吗?
独登武当,悟天下大道,思人生之路。直至下山时,仍看见不少游人一步步沿台阶向金顶攀登……
在妹妹的再三邀请下,晚上到十堰她那里小聚了下。饭后,躺在床上,尽管很累,却转展难以入眠:
武当这一仙境,信者不远千里,辛勤攀登,为的是净化灵魂,积德积善,问道修身。武当更是一座名山,得来登高望远,广胸襟,强体魂,阔眼界,智者之爱。不管是信者还是智者,来这里都有收获。
虽不能卸下尘妆,遁入这无边的道法中。但是可以调整心态,让心中住满阳光,凡事顺其自然,遵循天道,就会少却更多地烦恼。
如是,则人生有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