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内功源自《易筋经》,为何后人练得稀松平常?除了乔峰(少林寺三大内功)

道家文化 admin 3个月前 (07-02) 48次浏览 0个评论

同样一把枪,在职业玩家手中就是【点头大师】,而在路人玩家手里就成了【人体描边大师】——题记

武功,也是同样的道理。

少林寺内功源自《易筋经》,为何后人练得稀松平常?除了乔峰

大家还记得《天龙八部》另一个桥段吗?

在乔峰身世泄露以后,江湖群雄在聚贤庄设下英雄大会,商讨如何铲除乔峰,恰好乔峰带着阿朱来求薛神医医治,最后被中武林人士群起攻之。在这敌我双方人数悬殊的较量中,乔峰没用他的招牌武功,杀伤力最大的降龙十八掌,而是选择使用宋太祖赵匡胤所创的——《太祖长拳》。

即使是这样的入门级武学,在乔峰手中,依然可以吊打众人!这说明武功招式只是表象,真正决定杀伤力的是一个人的内功修为和应变能力。下面就针对这两点来分析一下乔峰的与众不同之处。

乔峰的内功修为

按照金庸原著,乔峰先是从少林寺高僧玄苦大师,而后还俗加入丐帮,成为汪剑通的弟子。这就意味着乔峰先后学过两门内功,分别是玄苦大师传授的少林内功,以及汪剑通传授的丐帮内功。

少林寺内功源自《易筋经》,为何后人练得稀松平常?除了乔峰

而天下武功源自少林,在内功心法上无疑是少林寺的更加精深,却也因对悟性的要求过高,导致真正学会的人很少,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虚竹的师叔祖,一大把年纪,但武功在丁春秋面前却显得很死板,屡屡被制住。

而乔峰恰恰是一个悟性极高的武学天才,对于玄苦大师传授的少林寺内功领悟颇深,而且最重要的是乔峰学武是举一反三,活学活用。这里就需要说下所谓的少林寺内功,其实就是最初的《易筋经》,但因其早年遗失,导致少林寺的内功一代不如一代,这就是因为人的悟性参差不齐,错误的感悟被传下来,以致于以讹传讹的结果。

所以金庸大师很有意思安排了乔峰获得《易筋经》,却只当做是阿朱的遗物,不加以有修炼的桥段。其实某种程度上就在暗示,乔峰修炼并重新领悟的少林寺内功,就是《易筋经》。而大师还假借阿朱之口,说出学会《易筋经》以后,可以将寻常武功化腐朽为神奇,这一点跟前面提到的聚贤庄中,乔峰使用太祖长拳对敌的情景是多么的相似。

少林寺内功源自《易筋经》,为何后人练得稀松平常?除了乔峰

这也是金庸大师的另一个暗示。

乔峰的临场对敌

与官二代段誉以及末落贵族慕容复不同,乔峰是一个实打实的草根出身,其养父养母不过是少林寺山下的一户农民,虽然其少年拜师有汪剑通暗中帮助,但这实际上也有监视的成分在里面。而且我们往往错以为是汪剑通有意培养乔峰为接班人,这其实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汪剑通真正中意的接班人自始至终都是马大元,就是后来被白世镜以及其夫人害死的丐帮副帮主。汪剑通之所以会传位给乔峰,实在是因为乔峰太出色了。汪剑通本意是想让让乔峰知难而退,于是先给给乔峰出了三大难题,乔峰一一办到,又让他立七大功劳,乔峰连创丐帮九大强敌,这一点金庸在杏林事变中借白长老之口告诉了大家。

少林寺内功源自《易筋经》,为何后人练得稀松平常?除了乔峰

可以说乔峰的帮主之位得来的难度,在丐帮历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正是这样惊人的成就和威信 ,让丐帮形成了一种不立乔峰为帮主就是不公平的呼声。这才逼得汪剑通不得不违背初衷,将丐帮帮主之位传给了乔峰。即使是这样,汪剑通在临死前仍然摆了乔峰一道,留下书信给马大元,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但也正是汪剑通对乔峰的一系列考验,让乔峰在逆境和压力下迅速成长起来,并积累了丰富的对敌经验。这才有了《天龙八部》一出场就有胆有谋,义薄云天的乔帮主。

少林寺内功源自《易筋经》,为何后人练得稀松平常?除了乔峰

所以正是源自少林《易筋经》的内功修为,和在丐帮培养好积累的对敌经验,让乔峰可以将如太祖长拳这样稀松平常的武功,施展的杀力巨大,而像降龙十八掌这样的经典武功,到了乔峰手上简直就成了无敌版的存在,与汪剑通所用不可同日而语。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