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豹,关于他这个名字的来源,一共有三种说法,第一种称其复姓申公,单名一个豹子,而这个姓氏现在已经无从追溯,因为据说其起源于上古时期。还有一种说法来源于神话小说中的说辞,称其姓申,名公豹,这个观点虽然是广为流传的,但是并不可信,在学术的角度上根本站不住脚。首先这本小说的作者本身对于古代姓氏就没有仔细钻研过,其次此书成于明朝,当时汉人看不起少数民族之风盛行,所以有很多的外族复姓,都选择改成了单姓。最后一种说法,是较为可信的,那就是他本叫做申豹,其中公只是一种尊敬的说法,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公爵。不仅是他,像是崇侯虎,其中侯也是指侯爵,而像是吕公望,这里的公,也是相同的意思。
原本他与姜尚师出同门,在被逐出师门之后,又拜在了通天教主的门下。最初的时候虽然是阐教的弟子,但是因为师尊偏爱自己的师弟,而对其非常记恨,入世后他专门邀请高人针对姜尚,阻挠武王讨伐殷商的进程,最后因为积累了太多的罪恶,而被发配到了东海,被任命为分水将军。
为什么申公豹要背叛元始,离开阐教呢?细致的搜查其背后的情况之后,才会发现在这其中也隐藏着极其黑暗的一面。关于他的由来,有人说是豹子修炼成精,按理这种说法无疑是偏见,不过通读整本书就会发现,其实也并非完全是无稽之谈。记得他曾与姜尚有这样一段对话:你修行不过几十年,而我修炼了数千年,你凭什么能超越我。
他说他有千年的修为,虽然可能有夸张地成分,但是紧接着姜尚反驳道:你的修为是你的,我的修为是我的,年数多少又有什么关系呢?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姜尚承认自己的修行年数不如申公豹。那么为什么一个人在未成仙道的情况下,有这么悠久的寿命呢?唯一的结论就是他是昆仑山上绝无仅有的,不是以人类之身修行得到的弟子,他口中所谓的千年修行,其实是指修炼成人身的过程。记得他曾描述过砍头飞升的一种邪术,如此妖异的一种正道方式,姜尚根本听都没听过,可见这其实就是妖道的一种修炼方式。
如果申公豹是妖这个说法成立的话,那么他后来在通天教主门下如此从容的跟师兄弟们相处也就不难理解了,同时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先前在玉虚宫的时候,包括元始在内的诸位同门都不待见他,就是因为他并非人身而遭人排斥,正是因为“种族歧视”,他被看做事玉虚宫的异类,怎么可能受到众人的欢迎呢?而这也是他不顾及自身行为,而被逐出师门的原因,正是因为不受重视,他不惜选择与同门师兄弟作对,与其说是助纣为虐,倒不如说是在报复那些先前瞧不起他的人。
既然元始不喜欢自己的这个徒弟,当初为什么还要将其收入门下呢?要知道天下能人异士,不仅仅只有人类,很多非人出身的生灵,通过勤奋的修炼,也成就了大道,为了吸引这种人物,元始只能强忍心中的不喜,将申公豹收下,与其说是想要传其道术,倒不如说是想借他打个广告而已。元始从不维护自己的这个徒弟,其实也就是因为他已经不再有什么作用,就算是遭到同门师兄的排斥,元始也感到很无所谓。
申公豹之所以选择报复,其实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明白自己只是这些种族主义者的工具罢了,利用完毕之后他就没有了价值,如此深仇他想要报复也就不难理解了。在通天教主参与封神之战后,在大战的最后一场万仙阵的时候,有人称这仙阵的总督就是申公豹,按理说他在截教的身份应该不高才对,为什么他能身居要职呢?或许是因为他是截教派去的卧底?当然按照通天教主的性情来说,这个可能性不大,但是也不排除这一观点,三教各自屹立天下无数个年头,在彼此教中安插个把线人,其实也还说的过去。
在小说中,申公豹与姜尚之间的争斗是最有看头的,他们之间矛盾很深,他总喜欢与姜尚对着干,明知殷商气数已尽,却还要保商抗周,使得原先应该顺风顺水的伐纣大业,变得无比看客。在这其中他真正发挥出的威力其实不大,主要还是他邀请来的道友发力,那一句“道友请留步”不知将多少人物送上了封神台,如此说来,这句话的威力,比那所谓万仙阵还要厉害的多。
文|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