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总结先秦医学的精髓,汲取诸子百家对生命的深刻认识,对养生学从理论、原则到方法等进行全面剖析,最终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了解生命本源
“形、神、气”可以说是古人对生命认识的真谛,三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素问·宝命全形论》告诉我们“人以天地之气生”,“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日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包括天体运行、昼夜交替、四季更迭、万物生长收藏的现象都遵循着一个定律。“形”为本源,指人体;“神”是生命力,是生命存在之基,“气”则是合成天地的精华。
认识生命规律
《内经》从科学的角度概述了人体的生命规律,包括各年龄层间的差异、性别间的生理区别。详细阐述了人的生理变化规律和特点,并提出人的衰老过程及其各种表现,为防病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
发掘整体养生观
养生贯穿人的一生,它是一个由生到死的整体过程,很多因素都能影响最终寿限。古代养生家非常重视整体养生法。根据人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采用适当补养和锻炼。《内经》把人体和自然界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顺应天时、防御外邪、天人合一等养生观。
倡导科学养生法则
《内经》提出“治未病”这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养生保健实践方面,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养生原则和方法。提倡养生生活化,积极主动地把养生保健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食、住、卧、行等,必须符合生理特点和自然规律。总结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调和阴阳,协调脏腑,疏通经络,饮食有节,劳逸适度,节制房事等养生真谛。
《内经》总结了当时医学发展的智慧结晶,使人类了解自然、认识生命,是中医学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总之,先秦诸子“百家争响”是中医养生学的奠基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