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道家文化 >

太极拳的几个不公开的秘密(太极拳分为几个阶段)

青海湖畔 - 个人旅行故事分享 2024-11-06 11:21 0


一,真正的太极拳家是练内功的,真正的太极练家子,是讲究内功的。吴图南的回忆录里写过这个东西,他说,练太极拳,要能够把内力发出来,并用内力控制对手,这样才行。这说明,太极拳的练家子是讲究内力的。

但是,吴图南还说了一句话,说自己这派的太极非常厉害了,但是,在当时,还不是一流高手,还是有一些门派的拳法,胜过自己这派的太极拳。大意如此。后来,太极子弟们把这几句话删掉了。这就很小家子气了。

汪永泉也说过,要用内力把对手控制住。可见,太极是讲内功的。

但在实践。已而淫上,能够做到的人很少很少。多数是意淫而已。

二,练技击太极的拳家,没有不练外家功夫的。许多人把抖大杆子做为绝技,有的还在杆子上绑上沙袋练。还有的翻缸,弄一口大缸,里面装沙子,每天转多少圈,时间一长,整体的力量过人,转个人推个人,象玩一样就出去了。一位陈式太极拳大师,特别喜欢玩举重。许多人见识到此师的拳功非常厉害,但不知道,此师的绝技来自何处,以为有何等高明的不传内功呢。

还有的练铁沙掌,有的练鹰爪力。因为,比如陈式太极吧,它是讲擒拿术的,手上肯定要有功夫的。

许多太极大师都承认,技击要以劲为基础,技术次之。套路好的,如果劲力不行,也是上不了擂台的。

记忆中看过一本书,里面一位太极大师说,劲力要占到七分,套路、技巧什么的只能占到三分。

有人把打套路,作为主修方法。这个在技击上,肯定要吃亏。其实,套路拳手,遇一有经验的小流氓,肯定被打得抬不起头来。许多太极爱好者,误在拳套里不自知,也很可爱。

三,太极拳的内功,公开讲的,而且讲的比较明白的,我以为至少有三家。一个是李经梧的太极内功。一个是杨式太极的汪永泉讲的。还有一个,是郑曼青讲的。

但在实战上,不知其详。

四,太极拳的理论,与形意拳也有关系。因此,传统的拳谱,是可以互相印证的。

五,擂台上,或是战场、沙场上的真实打拼,不是说你用太极拳的什么招术来打,完全是激情之下的自由发挥,有时候不免抡王八拳。这都是正常的。

如果你拿着太极的架子,用什么云手什么的来玩,好家伙,你几下子就会被打得趴在地上啃屎的。

练拳的目的,主要是练出一种活泼的东西来。如果把人练呆了,只会按教材、教条来玩,那就要吃亏。

六,为什么拳击厉害?因为拳击的打法简单、实用,就是几个动作,但却千变万化。拳击里面,没有虚招和花架子,两强相遇,有本事就用手招呼吧。

更重要的是,拳击的几下子简单,但你经过千次万次的反复重复,这就成绝招了。任何优秀的拳击手,都是那几下子。但我们欣赏其比赛的时候,却看到千人千面。

看泰森,看他的腰力发挥,就知道这家伙的一拳,一般人没法吃得消。但泰森最后也被收拾了。拳击简单么?

如果你练太极拳上不了手,上不了擂台,你就练练拳击,并与别人打几场。

然后,再练练摔跤,和散打的腿法,并实践之。

这样,几个月下来,你再用你的太极,到太极大赛上,你就可以当冠军了。

千万别圈在家里,在拳套子、拳谱里,自己娱乐、想象。

有许多内家拳的理论,其实就是金庸小说一样的想象。

七、好的理论,好的内功术,就是:今天练了十分钟,明天早晨起床的时候,都精力充沛,跃跃欲试,身手与平时不一样。

如果没有这个效果,那就大可怀疑。

一句话:还是得在紧手上面下功夫才行。

手上有东西了,什么都有了。

别的什么都不用练了,什么拳法,什么招术,什么内功,什么绝技,什么流派,什么少林武当,统统不用练。

手上功夫练出来了,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必要的前提下,不管你是哪派的,一律收拾。这个是臆想的,但也是你每天都明白的一种感觉。也就是说,你每天练完功,你就知道你的状态很“猛”。因此,你肯定要有这个信心。

时间长了,火候到了,你就成为“高手”了。

如果看到这里还有疑惑,那就再看看下面这篇:

张方:挑灯看剑系列

关于太极拳研究的现状和发展

太极拳的研究始于民国时期,有袁项城的幕卿宋书铭传出《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一文,虽有牵强附会之嫌,并力主太极拳渊源久远,从唐代许宣平一直传承至武当张三丰,宋书铭还以宋远桥的后裔自居,明显是以文抬己。但作者确实查阅了许多史料,将与太极拳有关联的唐代长拳三十七式,宋代程珌的小九天拳均罗列在文中,笔者认为这是第一篇较完整的有关太极拳的考证文章,虽然其立论值得商榷。武派太极拳的传人徐震先生也为太极拳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太极拳考信录》和《太极拳谱理董辩伪录》都是极珍贵的研究资料,近年来又有些轶文面世,均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从有研究太极拳史和太极拳谱的文章发表出版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这其间各种思想观点和门派之见多如牛毛,可真正有学术价值的文字却是风毛麟角。

一、 陈家沟与张三丰

李大先生亦畲于清光绪六年在《廉让堂太极拳谱》中写了这样一段话:“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一个“不知始自何人”就给太极拳史留下了可做各种猜测的空间,对于学术研究来说这本是好事,可惜中国武术界历来有门派之见,于是都想让本门派来做太极拳的祖师爷。学术研究就怕有先入为主的想法,想要达到一种目的而不经考证不求准确真实就去找资料找说法,那怕是道听途说,只要于己有利即可用之,逐渐将太极拳的研究带入了误区。当代有两种非常有影响的太极拳理论书,一是顾留馨的《太极拳研究》,一是吴图南的《太极拳之研究》。前者力主太极拳乃明末清初河南陈家沟的陈王庭所创,后者经考证认为有关太极拳的记载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程灵洗,至张三丰而大成。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顾留馨以其特殊的身份在太极拳界的地位一度无人能出其右,因此陈家沟创拳说曾主导太极拳界,这也是一段时间内陈家沟成为中外太极拳爱好者的圣地的主要原因。但顾留馨的学说有着严重的缺陷,其一,陈氏太极拳的最早著作,是完成于1919年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作者陈鑫竟然不掌握王宗岳写于1795年的《拳谱》,而《图说》一书通篇采用的是通背拳和心意六合拳的拳学理论,既然陈王庭创拳于1644年前后,在此后的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却没有总结出完整的太极拳理论,那么陈氏拳的创立究竟以何种理论为依据呢?其二,杨露禅学拳于陈长兴,虽目不识丁,但总不会把师传的“太极拳”说成是“粘拳”或“绵拳”吧!据姚继祖先生在《武氏太极拳全书》中述:“太极拳在永年及永年周围邻县一带,都管它叫‘粘拳’或‘绵拳’,直到永年国术馆成立后,才逐渐改称太极拳。”由此可知,当年杨露禅在陈家沟学的并非是今天的太极拳。

而吴图南先生的研究也有牵强之处,南北朝程灵洗二传至程珌,其间相隔五百余年,而没有任何文字资料可查,程珌著的《铭水集》中仅提到有“小九天”这种拳法,而非太极拳。在《王征南墓志铭》中也只是说:“所谓内家者,盎起之于张三丰”,只字没有“太极拳”。

顾留馨学拳于陈发科,吴图南学拳于杨少候和吴鉴泉,而吴鉴泉又曾学拳于宋书铭,因此他们所在的门派决定了他们的研究方向。

能不能采用一种更开阔的思路和更科学的方法,比如将杨露禅和武禹襄先生在陈家沟与赵堡学的一种名曰“绵拳”的武功,与武禹襄在河南盐店获得武术教育家王宗岳的拳谱,拳谱虽没名之何种拳法,但篇首曰:“太极者,无极而生”。再与杨露禅经武氏推荐进京教拳,两代帝师翁同和觉“绵拳”一名不雅,而以太极名之等先后串连起来,就可以寻找出太极拳发展的轨迹。当杨露禅回乡省亲时发现武禹襄已经根据王宗岳的拳学思想对在赵堡所学的拳架进行了改革,于是将翁帝师以太极名之的事告诉了武禹襄,两人不谋而合,从此太极拳开始问世流传。至李亦畲先生在1867年前后完成了《廉让堂太极拳谱》的编撰,太极拳已经形成了内家拳中最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 怎一个“松”字了得!

目前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的两档黄金时间新闻栏目(《新闻联播》和《晚间新闻报道》)之前都是有关酒的广告,沉醉的中国确实需要几剂猛药使之清醒。虽然让中国百姓有切肤之恨的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但毕竟每年还有一个“3 .15”,可中国各级的武术管理中心的管理那可真叫一个松,每年都会出现一、二个太极拳的品种,今天是武当太极,明天就有闾山太极,仅一个杨式拳就有大、中、小三架,还有健候架、班候架、少候架。近年最火的是循经太极、老六路之类的花样翻新的太极拳种。每一种新的太极拳名称和样式的出现都不仅仅是在刊物上一亮相就收场,紧接着就是办班收学员,最后是往口袋里装钱了。就这么折腾,管理部门竟说是学术研究,不宜过问!

其实没有人踏踏实实地研究一下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的作用,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探讨一下太极拳史和拳理。但近年来也有一个人是例外,那就是北京的祝大彤先生,不仅在学术刊物上连篇累牍地发表了一系列理论文章,而且有两本专著问世,我都拜读过。祝先生的治学态度令人尊重,但有些立论却有明显的标新立异之嫌,不太符合太极阴阳学说的哲理。笔者试析《太极解秘十三篇》中的高论一二,其一是祝先生的“空腰”理论:“练拳时不想腰,不要腰。在遇有上下、左右、转身的动作时,不要以腰带手脚,以坐腰转身,而是以松脚松腰解之。”我真有点怀疑祝先生是否真跟杨禹庭和吴图南二位大师学过拳,杨先生在其著作中说:“变动时腰部先松(腰如轴,腰为人体上下左右之枢纽,故动时先松腰)。”没说过腰不能先动,既然是“枢纽”,如果不先动,其它各关节如何动?再看一看吴图南先生对练太极拳的功能是怎么认识的:“太极拳是练后天而返先天的。”那么身体的何处才是练后天返先天的窍要呢?就是“命意源头在腰隙”、“腰隙”并非如祝先生所说的:“隙者空也”,也绝不是说:“空腰是命意源头”。看来祝先生还是没得真传,且又不理解太极拳与丹道之间的关系。“腰隙”指的是两个腰子之间的空隙,既是脐后、命门之下的地方,如何练法,张三丰在《玄机直讲》中已说的清楚,太极拳谱中也有,要靠自己去悟,祝先生所说的“空腰,也就是没有腰。”是对周身八个主要关节之首——腰的关键作用视而不见,此说是针对太极拳经典拳论的悖论,是否定各派传统练法的“标新立异”之举。

第二就是祝先生对太极劲的否定:“真有太极劲吗?怎么练太极劲?如果让我解答,我会肯定的告诉问方,没有太极劲!”可祝先生的老师吴图南却在一九八四年武汉国际太极拳、剑邀请赛的讲话上“把太极拳的功概括地归纳成四种。”其中第三种就是劲功,并且将劲的特点总结为:“它又刚又柔,又松又紧,又快又慢,又不既又不离。”我的老师王辉璞先生告诉过我:杨禹庭先生除了推手外,一生没跟人真的动过手,因此不主张练出杨班候那种一击必杀的劲力是可以理解的。但杨先师在传授门内弟子时仍主张“要将拙力化尽,才能使真力产生。”也并非象祝先生说的那样,什么力都不要,连太极劲也不能练。

祝先生的所有标新立异学说都基于一个“松”字,松确实是太极拳的基础,我十几岁学杨式太极拳时,老师告诉的第一句话就是“松”。我跟师傅学吴式太极时,王先生说的第一句话也是:太极拳一定要“松”。我拜常春先生为师学武派拳时,师傅说:你松不下来就体会不到太极拳的神力。原来“松”不仅是为了“轻灵”、“沉着”和“顺遂”,更主要是为了能练出太极拳的真气真力。

祝先生如能在松的基础上下大功夫,别站着打拳,下势子将身体彻底松到脚下去,有朝一日在“三九”天单盘架子时也能用汗水浸湿棉衣,那么自然就能身知有太极劲由脚下而贯通整体的感觉,否则站在玩家的高架子上练拳教拳,不仅不能摸到太极拳技击的门坎.甚至误把松当作技击的方法,一旦遇见既不听邪,又不和你搭手的楞爷,上来就是一通拳脚,岂不要吃人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刚兴起太极推手比赛时,我的一位练通背拳的朋友被请去当裁判。比赛结束后,这位朋友要求与冠军推手,那位冠军用太极的手法把我的朋友弄了一个跟斗,我那朋友不高兴了:“你这是戏弄人,不是真功夫,我用通背手打你,能接住吗?”冠军说:“我四两拔千斤,你来吧!”我那朋友一个穿手接了一个中拳,冠军捂着胸口就蹲下了。练就松功的高手在太极拳推手中很少会吃亏,尤其祝先生玩的又是“高买手”,但做为技击的太极拳是真打实战的功夫,不是推手竞技。出手见红,一击必杀也许过于狠毒,可在搏击中至少应该有能力将对方击倒(不是推倒),使对手丧失战斗力。

三、 挖掘、整理、提高

传统武术确有不传之秘,如心意门的抖擞劲、八卦门的转天尊、吴式太极的大周天行功法和“端引”及武派太极的玉液炼形等。只有在挖掘整理传统练法和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继承提高,才是太极拳研究发展的方向。求新求变并非是离经叛道,但不能以偏盖全,为谋名取利而杜撰拳学功夫、或师心自用、或哗众取宠,这些都是阻碍太极拳研究健康发展的隐患,武学界的有识之士应该站出来拨乱返正。

以对太极拳放松问题的研究为例,它既是太极拳的入手功夫也是终极功夫,但它不能取代太极拳其它功夫的修炼,而松功的修炼也不是一松了之。马有清师伯(刘敬儒先生是我的师傅)说过:“松像一朵怒放的花,未开则不及,过之则败懈。”吴图南先生说:“我就见过有人练了好多年,自以为松得不错了,可是我一看,不是松,而是懈。”不管吴先生说的是谁,总之练功夫也好,研究理论也好,都不能走极端。杨禹庭先师传授王辉璞太极拳理时,并没说太极拳不能用一点力,而是要避免“无谓用力”。杨先师说:在行功盘架时,一定要分清需要用力的部分和不需要用力部分的界线,在不需要用力的部分察觉到有用力的现象时,立刻以意识使它松驰,这样,时间久了自然不会再有“无谓的用力”现象发生。吴式太极拳北派门内的重要练法,基本都收在王辉璞先生的最后一本著作里了,不过有些地方,门外的练家不经指点恐怕不会悟到。我现在才明白:师傅从一九八九年到一九九二年费尽心血,不计名利得失,奔波于丹东和沈阳之间而执意要出这本书的一片苦心,辉璞先生才真是继承、发展太极拳学的苦行者。

对于一些濒于失传的太极拳的传统练功法门,真的需要加紧挖掘整理了,如武派太极拳独门的抖大杆子方法、打吊袋的方法,吴式太极快拳和太极大枪等,目前会练能练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如果有一天,太极拳的那些赖以独步武林的功夫都失传了,或者没有人再大汗淋漓地抖杆子、揉太极球了,那么太极拳还剩下什么?难道只有越来越好看的架子和越来越松的功夫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