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子修道有成,本想点化李褐,没想到李褐是个嫌贫爱富之辈

唐代宗大历年间,寒山子隐居在天台县翠屏山,那里山很高,正当暑天,山顶还有白雪,因此也叫寒岩,于是自号寒山子。

寒山子修道有成,本想点化李褐,没想到李褐是个嫌贫爱富之辈

寒山子喜好作诗,每得一篇一句,就题写在树间石头上。有好事的人随即把它记录下来,共三百多首,多数是叙述他幽隐的雅兴,还有一些是讥讽世态,警醒、劝戒世俗之人。徐灵府把这些诗搜集起来并且作了序,分为三卷,流传于人间。

唐懿宗咸通十二年,有个昆陵道士叫李褐,性情偏激急躁,喜好凌辱别人。一天,忽然有个贫士拜见李褐讨吃的,李褐不给他,又加以叱责,贫士唯唯而去。

几天以后,有人骑着白马带着六七个侍卫来拜访李褐,李褐以礼接待他们。

寒山子修道有成,本想点化李褐,没想到李褐是个嫌贫爱富之辈

来客问李褐:“还记得我吗?”

李褐看看他的形体相貌,正是前些天来过的贫士,他迟疑地想要向客人道歉,但心里惭愧,终于没说出口来。

来客对李褐说:“你修道还没入门,又喜欢凌辱别人,还有什么指望得道呢?你听说过寒山子吗?”

李褐说:“知道。”

来客说:“寒山子就是我呀。我当初认为你可以传授,现在才知道看错人了。

修仙之道,在于去除嗜好和欲念,心中没有牵累之事,对内抑制自己的私心,在外检讨本身的过错。

先人后己,懂得柔和,安守谦让,是用来安身的办法;好事推给别人,不好的事归于自身,是用来积德的办法。功不在大,立之不要懈怠,过不在小,改掉它不必迟疑,是用来积功的办法。

寒山子修道有成,本想点化李褐,没想到李褐是个嫌贫爱富之辈

这样做了以后,内心修行充实,外用仙丹辅助,成仙之法,无形中就会得到。你连三毒还没有翦除,虽然用道服作为装饰,真是外披虎狼之皮,而内心却是猪狗之质。”

寒山子说罢,出门飞马而去,从此不再出现。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hailake.com/e/69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