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民国11年)天主教热河教区、西湾子教区、绥远教区、宁夏教区、大同教区等5个教区商定,创办一所神哲学院,培养教会神职人员。地址选定交通枢纽、地处5个教区的中心——大同。
当年在北门外的卧虎湾破土动工,占地118亩,耗资20万银元。主要建筑为两栋西式二层楼,一栋供修士(学生)上课、住宿之用,一栋供教授办公、住宿之用,设备完善,条件甚好。1924年(民国13年)建成,招生开学。
建成后的神学院
由负责筹建的比利时神甫汤苦望担任首任院长。设哲学班、神学班。哲学班学制3年,讲授逻辑学、宇宙学、物体学、心理学、形而上学、深意学、伦理学等课程。神学班学制4年,讲授教会法典、宗教史、圣经学、伦理学、教义教规等课程。课程的讲授和考试答卷,一律使用教会语文——拉丁文。修士由各教区的小修道院(学制6年,相当于普通中学)选送,入哲学班。哲学班毕业后,进入神学班。神学班修业期满,经过一定的仪式,祝圣为神甫。
这是一张旧明信片,画面是总部设在比利时司各特(Scheut)的天主教圣母圣心会所拍摄的一张照片,下面的附注文字(原文系法文,比利时通用法语)意为:“圣母圣心会:中国大同中央神学院”。在“必应”搜索上有此照的清晰图,注明:大同神学院(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卧虎湾)
1930年(民国19年)以后,修士增至100多人,学院容纳不下。决定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另建哲学院。1935年(民国24年)在归绥旧城水磨街破土动工。1936年秋建成,花建筑费5万银元。哲学班迁归绥,称哲学院。神学班留大同,称神学院。此年神学院修士60人左右,教授7人(其中比利时人6人,中国人1人),年支经费1.5万银元。修士生活费每人每天银元2元,高于在教区传教的神甫的生活标准。1943年春,日本侵略军将在神学院供职的比利时籍院长、教授拘留到山东省潍县。中国神甫任玉如接任院长,并聘请中国神甫任教授。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比利时籍神甫又回神学院任教。1946年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的飞机轰炸了神学院。院方决定神学院迁往归绥,再次与哲学院合并。人民解放军护送全体师生到孤山站搭火车西去归绥。大同神学院院址,于1953年以人民币6万元,售与铁路部门,成立大同铁路职工医院。
大同神学院自创办到迁往归绥,共招收神学修士300多人,修业期满祝圣为神甫的约200多人。有一部分修士,在修业期间表现不好,被院方认为没有“天主的圣召”,除名出院。祝圣的神甫多数回本教区传教,有十几人被送往梵蒂冈入传信部大学深造,20多人被送往北平辅仁大学读书。大同教区代理主教郭印官、神甫姚正一都是大同神学院毕业的。
这张图拍摄的的视角如果再大一点,就能拍到神学院了。美国陆军航空队USAAF1943年7月后开始在中国部署,对日占区进行空中侦查拍照(主要机型是洛克希德F-5闪电战和北美F-4和F-6野马),多个城市或地区都留下了珍贵的鸟瞰图,大同是其拍照区之一。这些照片在必应网站可以搜索到,可惜没有大同全境的。